第七十章 铜匦(2 / 3)

神秘武则天 香山湖 5616 字 2020-03-11

斋院参拜十一面观音,请求观音赐她大能,使她也能够看穿天下人心,遍观天下善恶事,从而掌控天下的局势。

武后决心用自己驯服驾驭烈马的三件宝贝铁鞭、铁挝和匕首,去驯服天下。这三件宝贝交给谁去运用执行,她心中还没有端倪。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三件宝贝必须用出去,使天下人人自危,自顾不暇,从而没有闲功夫去操太后娘娘的心,使封建道德人士不敢再反对一个女人当皇帝了!

武后召集武承嗣、武三思商议,说“朕发现骆宾王的檄文是无法封禁了,感觉背后总有人对咱们武家指指点点,说些闲言碎语。

整个国家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但是又无法具体了解,正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那种感觉,令人十分焦虑啊!”

武三思对“仲尼曾经说过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太后娘娘以前太仁慈了,所以臣民都轻慢咱们。从今以后,应该纠之以猛,让臣民们都紧张起来,就没有功夫议论咱们武家了。”

武承嗣说“贤弟说得对。太后想要灭掉武家的隐患,却又找不到下手的对象,臣以为应该发动广大臣民互相检举揭发,再施以严刑峻法,就可以找到各种暗藏的隐患和下手的对象了!”

武后点头赞许道“嗯,承嗣跟朕想到一起了,朕最担心将相暗中勾结,遥相呼应,互为朋党,扇动民众!必须广开告密之门,让有谋逆之心的人和告密的人狗咬狗去,朕乘机大砍大杀,威服天下!呵呵。”

武后开始逐步展开打通下情上达通道的行动。

先是下诏,要求官衙门口所放置的肺石和登闻鼓不再派衙役防守,老百姓上朝堂诉冤可以立石击鼓,御史接受状纸后必须向长官报告,升堂理案,不准躲躲闪闪,推诿塞责。这样可以使下情及时上达。

然后颁布法律文书《垂拱格》于天下,使官员执法、审案、定罪更加快捷方便。又为《臣轨》两卷作序,教授各级官员为臣之道,以供臣僚借鉴。

然后向国下达《求贤制》,强调不分贵族出身或庶民出身,只要是有德有才的人都可以向朝廷毛遂自荐。这个规定彻底打破了士族门阀制度,打通了底层人员向上层贵族晋升的通道!

武后发布的这些命令表明她想依靠广大的底层百姓来向士族门阀和贵族发起冲击和挑战,从而赢得天下民心。

武承嗣、武三思在神都朝堂上、宴会上、晚会上和开工典礼上等各种场合,广泛宣扬皇太后希望直接体察民意、周知人间事的良好愿望,鼓励人们传达下情。

这时,发明家鱼保家应运而生,登上了历史舞台。

鱼保家就是审讯内史裴炎的那位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他从小喜欢读鲁班的事迹,兴趣是搞各种发明创造,所以他的专长是搞科技发明,而不是读四书五经!

鱼保家扬长避短,不打算走科举考试这条费力不讨好的独木桥,而打算通过搞各种科技发明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鱼保家听父亲大人说皇太后想直接体察民意、周知人间事,便暗自留心。回到自己的手工作坊,看着满屋的精巧玩具和机械模型,细细琢磨。

鱼保家想,太后想要直接体察民意、周知人间事,那么必然需要一个大箱子,收集各种人投来的信件,而且要能进不能出才行,这样才能保证信件的秘密,防止泄漏。

他研究了父亲侍御史鱼承晔向皇帝上奏的封事。这封事就是密封的奏章,朝臣上书皇帝奏事、弹劾或告密,为了防止泄漏,必须想办法密封!

一般是用皂囊封缄,皂囊就是黑色纱袋,朝臣将奏章放入皂囊后,再在囊口贴上双重封条呈进,这就是封事了,能够很好地防止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