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事在人为,听天由命(1 / 2)

大时代1977 宁中南 2578 字 2020-06-11

上市后分红,80的股份,五家公司,分享这5000万港元。

但是林晓光有这么好心吗?

这5000万股市上募集到的资金,其中425是属于长安国际的,也就是2125万,剩下的2875万才由剩下四家公司分享,平均能得718万。

但要赚这笔分红,得之前拿现金购入股份,四家公司平分20+34以外剩下的46,按照22亿总市值的90计算,需要拿出9108万港元,四家平分也得拿出2277万港元。

也就说,想赚钱,得先买车票,上车了才有资格分钱。

拿出2277万港元,获得115的股份,分享718万港元的分红,相当于拿1550万港元购买115的股份。

你觉得是赔了还是赚了?

这并不好说,单以他说的25亿港元市值计算,115的股份,价值2875万港元,如果上市后再上涨20,也就是说这部分股份,可升值到3450万港元。

拿1550万,购买价值3450万的股票,转手出去就能赚的1900万港元,122倍的利润,很值当,是不是?

他们每家拿出1550万,林晓光赚的多少呢?

9108万港元股份出售金+2125万分红金,一共是11233万。

当然,市值25亿,以22亿计算,就少了3000万,再以9折算,又减少2200万,46的股份,就减少2392万,再加上上市后股价上涨,也要让利一部分出去。

他可以不拉入其他股东,自己上市,但是港股就这么大的体量,吃不下太多股份,所以募集到的资金不会增加多少。

总的来说,他依然是得利的。

但是仅仅是这些吗?四大股东,一个是香江霍氏家族,一个是奥门何氏家族,一个是大马梁氏家族,一个是华闰,如果把这四家绑上战车,有了这四者的关系,港澳南洋以及内地,秦淮实业以后简直可以横行无忌。

何子群以为自己算计的够清楚了,但还是无法拒绝这种诱惑。

想了想,她盯着他,问“除了一票否决权,你应该还有其他要求,说吧,是什么?”

梁嘉宜也回过味来,愣愣地看着他。

被拆穿,林晓光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相反称赞一声“子群姐果然聪慧之极。”

然后他才面色一肃,一本正经道“除了一票否决权,秦淮实业还要与各家股东签订攻守同盟,行动一致性原则,此外如果各家股东想出售股份,长安国际拥有优先权,如果想彻底退出,需要其余四家同意以及23以上投票表决同意,另外秦淮实业如果有需求,各家股东必须以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现金拆借。”

何子群还没有开口,梁嘉宜首先摇头“优先权、退出条款和现金拆借,这三个问题不大,一票否决权还能在讨论,至于攻守同盟、行动一致性,这恕我不能苟同。”

这时的梁嘉宜,无比庄重,哪有平时的娇蛮与任性。

她并不傻,如果和何氏家族同孚集团签订这样的协议,她甚至天南置业都求之不得,但加上霍氏家族立信置业,这就有待商榷了,更别说还有内地央企华闰公司。

这种事情,都不是她一个人能够决定的,必须梁文统亲自做决定,一力压倒家族里面的所有反对意见。

因为这是正治站队,对外宣扬出去,整个南洋地区,会引起十级地震。

好吧。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商业同样是政治的延续,林晓光就知道这事没这么容易,其实这个攻守同盟和行动一致性原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想想,一旦四大集团出资入股秦淮实业,他们成为秦淮实业的股东,为了保住股东的利益,他们都不会让母公司与秦淮实业发生利益冲突,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