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伏牛山脉天王观(1/2)(2 / 3)

转过几道山弯,经过了一道耸立于平旷山路上的石牌坊。

邵守善目光往牌坊立柱柱础位置看了看,见柱础上并未有青苔弥生,他悄悄松了一口气:“山门牌坊未生青苔,说明此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精心打扫一番——天王观内秩序应当未有崩乱,这也是一个好迹象……”

“今天也不是封锁山门,闭观之日,怎么我们这一路走来,却也未见到有一个香客信士?”邵守善才松了一口气,身后马车里就响起素珏道人微有些困惑的声音,她的话叫邵守善原本才稍稍放下去的心绪,陡地又提了起来。 邵道师板起脸,也无心与素珏道人言语甚么,只顾驱赶着大青骡往山上去。

如此又走过漫漫山阶,穿过几道牌坊,终于看到了云雾缭绕间、险峻雄峰上修筑的一座朱漆黑瓦道观。

那道观两侧的角门敞开着,中门紧闭。

些微阳光洒落在道观前头的平地上,却也未给此间增添一丝暖意,山风寒意侵彻骨髓,寻常人登临高山顶,若不多加一件棉衣,却抵受不住山顶的寒气。

邵道师首先跳下马车,仰头看向道观正门前悬挂的匾额,看到那匾额上仍旧是‘天王观’三个金字纸时,他面上露出了笑容,转身与苏午说道:“真人,看来天王观而今尚在,贫道总算还有个落脚点,若是此间山庙已经不姓‘天王观’的了,那贫道就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须得望门兴叹,一筹莫展了。”

“道观角门敞开着,内外看起来都较整洁。

应是有人每日打扫。

不过香火到底是不如从前了。”素珏在旁皱着眉道。

邵守善摇头叹息:“香火稀少也罢……”

说着话,他引着苏午、洪仁坤陶祖、钟遂等人,从侧门鱼贯走入道观之内,才迈过侧门门槛,他便扬声唤道:“一得、一行、一心……师父回来了,还不快来迎接?”….

声音响过片刻,只有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隔断院落的那道月亮门后响起。

不多时,有个穿着玄色道袍的身影,从那月亮门后走了过来,她披散着满头长发,正拿一把梳子梳理着满头青丝,阳光倾落在她满头青丝之上,便令人忽对这女冠生出几分清逸出尘的印象来。

女冠面容秀美,她偏着头,将满头青丝拢在脑后,绕了一圈以后按在头顶,另一手则拿下嘴里咬着的一根木簪,将发簪插在头顶发髻之上,便整理出了一个混元髻的头型。

“师父,师公……”女冠放下手,看着突然涌进山门里的众人,她神色从容,一双灵动的眼目看过素珏、邵守善,最终落在苏午面孔上。

女冠的眼神凝视着苏午,忽然间展颜一笑:“你来了啊。”

“小河姑娘,近来安好?”苏午亦笑着向那女冠问候。

这位女冠并非旁人,就是苏午此次前往景室山的目标——小河姑娘。

“我现在已经觉醒了昨世宿慧,你叫我江莺莺也可以的。”小河抿嘴笑着,她的目光从苏午面孔上挪开,侧开身子,引众人往后院走去,“师父,师公,你们出门远游数载未有音讯,一得、一行、一心这几位师兄便分光了山门里积累的财产,各寻出路去了。

只有我分得了这座山门道观,便每日耕种、修行、念经,留候在道观中,等你们回来。

师兄几人大抵是觉得若他们占了这座道观,万一你们以后有日回来了,他们不好分辩,所以会把这座道观留给我……”

“这、这——这几个孽障!”邵道师耳闻小河姑娘所言,顿时被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贫道怎么教出这么几个混账来!

啊!真是气煞了贫道,真是——”

素珏在旁跟着笑:“今下情形已算不错了,还留了座道观在这里。

倒正好腾出来被北帝派的后辈们居住,作他们栖身之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