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章 航空(1 / 4)

香江大亨传奇 周老怪 4352 字 2022-06-25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偃旗息鼓。施怀雅家族派施怀雅四世施约克赴远东,以香江为大本营主理远东业务。

在此之前,香江太古洋行大班,都是家族外的成员担任。施氏太子专驻香江,意味着家族对香江的重视。

几年后,施约克升任大班, 成为施怀雅家族任香江太古大班的第一人。以后,香江太古洋行大班均由家族成员担任。

施约克上任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总行从沪上迁到香江,而香江大古的控股公司却是在英国的家族公司。

施约克认为:沪上虽是远东第一大都市,但毕竟不是英殖民地。华夏大陆政局多变,还是以香江为大本营安全。沪上太古洋行以贸易航运为主,即使放弃, 也仅是商馆货仓之类的物业。

女性进公司做职员在英国早已不稀奇。在香江,女性只能从事服务行业之类的“下等职业”。

施约克提倡尊重女性, 男女平等。他聘用英籍的伍小姐任他的秘书,打破众洋商认为在香江不宜启用女性做职员的偏见。

施约克还认为,既然是英殖民地,职员的待遇就应与国内看齐。太古洋行管理层的年薪为四百英镑到一千八百英镑,为香江台洋行年薪之冠。

施约克的高薪制,使投靠太古洋行的人趋之若骛,施约克也由此而网罗了不少经营与技术精英。

施约克主张,不论英人华人,一视同仁。他这一主张,最初在白领阶层推行。

但要在蓝领阶层推行时,就发现不那么容易,公司无力负担浩大的薪金开支。即便如此,太古洋行的产业工人,薪金仍高于别的洋行。

施约克是施怀雅家族最杰出的大班。他寿命很长,在不久前的七十年代,仍主理太古洋行。正是他在漫长岁月的不懈努力下, 最初默默无闻的太古洋行,成为现在港埠家喻户晓的超级商业帝国。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同一天,日军侵略香江,英国对日宣战。太古洋行在沪上、香江的产业被日军列力敌产,太古洋行职员纷纷撤离,或回国,或去其他英属殖民地。

战争给太古洋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战事突如其来,移动资产——船队都来不及撤走,大部分船只或被炸毁,或被日军征用。

大战结束,太古洋行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在远东的业务。

1945年10月,伦敦国际机场,大力神飞机发出震耳的吼声,振翼冲出伦敦的浓雾。

机舱里,坐着二十余位去远东的乘客,其中一位是太古洋行大班施约克·施怀雅。

施约克于1919年来香江,是该家族任香江太古的首任大班。时光一晃而过,施约克已五十二岁,稀疏的皱纹含着岁月的沧桑, 双眼炯炯有神,流露出刚毅、果敢与沉郁。

他现在最忧虑的,是太古洋行怎样了?

施约克毕业于著名的牛津大学法律系,他的同学或在政界军界任要职,或成了大法官大律师。施约克和少数同学,走的是另一条道路。

太古洋行曾业绩斐然,现在却要从头开始。施约克归心似箭,又一次乘坐飞机旅行,违背他的诺言。

乘坐过飞机的人,常以自豪的口气谈论空中旅行的冒险经历。施约克正在沪上的公司,因事要去南都。

在西人俱乐部,一个德国人正滔滔不绝谈他的环球飞行计划。施约克对坐身边的公司董事约翰·史葛道:“明天我们坐飞机去南都。”

他们乘坐的是美国赖特——马丁公司产的b双引擎飞机,正副机师都是美国人。机舱坐有6名乘客,另有一名特殊的乘客——一位浪漫的美国姑娘,她挤在驾驶舱里,看来是正机师的女友。时值早晨,机场迷雾笼罩。

飞机发动了,巨响震得耳膜发痛。飞机升空后,平稳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