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送别与下山(2 / 2)

曹长卿微笑开口,目中略有遗憾道“江湖路子之中,这霸秀巍然正气,本就接近儒家的路子,入一品儒家当得是立地天象,霸秀之剑,直入指玄,仅次于天象,不是什么难事。与儒家搭边的后辈,我是最看好卢白颉的。像我。可惜了。”

轩辕大磐狐疑抬头,这位西楚大官子是在可惜这位棠溪剑仙投身朝廷之后,会对他西楚复国大业造成什么阻碍?刚刚还在夸后辈,这如今也太小气了些。不过这倒是与他轩辕大磐的小气意气相投。

曹长卿看懂了轩辕大磐的眼神,叹息一声,懒得与这仿佛脑残修到这境界的徽山老祖宗解释。

卢白颉难免喟叹,曹长卿说的可惜,他心中是清清楚楚的,武道一途,最忌心有旁骛。心无旁骛,自然事半功倍,能在剑道江河上一曰千里,最终到达那独树一帜的气象。他这么多年清心寡欲,不沾俗务,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委实是武道修为唯有如此才有气候,可惜几近大宗师境界时,还是不能免俗,要入仕朝廷,这几日突破猛些,以后多半是无法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立志于登顶江湖的武夫来说,这种抉择,无异于自断一臂。

徐凤年面色不善,插在了几人中间,缓缓沉声说道“你们就别叙旧了,姓轩辕的,你还是说说为什么不行吧。”

轩辕大磐扶着额头无奈,将世子殿下拉到旁边,凑到徐凤年耳边,左右望了望,细声悄悄说道“你想啊,你带走了,那个骑牛的就没个信念,不敢下山了。顶多敢来江南偷偷看看。然后红着脸跑回去。蠢不蠢?你说,骑牛的心眼那么小,他卢家欺负徐脂虎的,骑牛的要光明正大下山,之后,嘿嘿嘿嘿。”

徐凤年啧啧点头,用了拍了拍轩辕大磐的肩膀,点头赞许道“大石兄弟,这么久,你终于是说出了一个顶好的主意。”

曹长卿与卢白颉神色各异,轩辕大磐小声,防得住别人,对他们而言,都能听得见。这江湖之上,又哪里还有个骑牛的高手了?还不敢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