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名姬书帖(1 / 2)

聊斋之快刀 吴铭之 2591 字 2020-05-27

段初刚满三岁,就被母亲从应天府,带回娘家彭州府。

直到他七岁时,父亲才过来团聚,中间父亲又离家三年,再次回来没等段初享受多少父爱,父亲就被一个大头和尚砸门叫走了。

那次,父亲是竖着出去,横着回来的。

母亲体弱多病,赚钱养活小段初之余,根本没有精力教他识文断字。

所以并不是段初不想学,而是没得学。

珠子买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种启蒙读物,不过段初过年就是二十岁的人了,学习兴趣远没有孩童强烈。

珠子研好了墨铺好了纸,看段初昏昏欲睡,就问段初

“哥,哪句话你感触最深?”

段初看看珠子,一下就想起了骑龙山上,汗珠化作贴身寒冰的窘迫。

“大英雄手中刀劈山碎石,也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

珠子点点头,又问“这句话,从哪里听来的?”

“母亲去世前,拉着我的手嘱咐我的。”段初实话实说,很是伤感。

有些女子不论年龄大小是善是恶,天生就有母性。

珠子就是这样的女子。

看段初伤感,她张开双臂拥抱段初,还拍着他的后背,柔声安慰他。

“想来伯母也不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她肯定通情达理,估计这话是她看破世态炎凉之后所得,哥,我把这句话写下来给你看。”

珠子说完松开段初,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这段话。

段初不懂书法,只感觉珠子一笔一划,都写得很工整。

因为是母上大人的遗言,而且又很契合段初之前的境遇,所以他对这段话,感触深入骨髓。

这样段初就有了写字的兴趣。

于是他在珠子指点下,一个字又一个字,学着写这段话,直到深夜。

这时巷子里突然有了动静,段初出门查探,回来对珠子说

“拐子三搬回家来住了,不过鬼眼七的家,多少天晚上没亮灯了,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难道他也找了个棺材,睡进去了?”

珠子对鬼眼七没兴趣,熬不住困打个哈欠,就结束了教学。

……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八。

正是许掌柜迎娶姜小妹的日子。

姜小妹在母亲帮助下,一番梳洗之后,红颜红唇,穿红嫁衣顶红盖头,就等着许掌柜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还有那八抬大轿了。

……

段初吃好饭安排珠子在家,自己去红阳班看看了。

红阳班里,拐子三残腿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身边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他徒弟小六,另一个是鬼眼七的徒弟小八,都是半大小子。

看到段初进来,小六和小八,马上给段初跪下了。

“老七不在,我就做主替他说一声,我徒弟和他徒弟,这两个孩子,都是家徒四壁的穷苦人出身,以后还要段班主多多关照。”

拐子三语气饱含沧桑。

他说完还挣扎着,要从椅子上站起来给段初行礼。

段初连忙按住他的肩膀“三爷,往事不提了,您老还是前辈,以后常来坐班,比如凌迟,我就不擅长,这个还要您老操刀。”

身为一个顶级的刀客,凌迟,段初不是不会。

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手起刀落时,人头滚落尘埃的快意。

拐子三知道段初这是给他留面子,点了点头。

段初又扶起小六和小八。

这两个十七八岁的娃儿,跟他本来就没有过节,虽然资质比钱以宁差远了,但是留在红阳班里锻炼锻炼,真有事也能撑个人场。

珠子大钱不让段初掌管,零花小钱还是会给他的。

段初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分给小六和小八“以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