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1 / 3)

蓝岚的一句玩笑话添了几许餐桌上的乐趣,蓝桥开了酒,起身为文砚倒上白酒,又依次为姐姐、林晚晴和董晓梦倒上红酒,回到座位上坐下,自斟一杯白酒。

“这第一杯酒敬在座的我们难得一聚的缘分。”陆白半举酒杯高兴道。

“是,为缘分。”蓝桥高举酒杯附和道,大家举杯同饮一口。

“哪道是你做的菜?”蓝岚愉悦的欣赏着桌上丰盛的菜肴向文砚问道。

“你帮我准备了什么转眼就忘了?”文砚笑说道。

“我只打了蛋液,将五花肉切了粒。”蓝岚回道,扫视全桌后说道“也没见哪道什么是碎肉做的菜呀。”

“那个还没出锅呢。”林晚晴笑对蓝岚道。

“那只剩下鸡蛋了,难道是这份蒸蛋?”蓝岚又看了一遍桌上的菜,看到一个精致瓷碗浮动的鲜嫩蒸蛋,眼前一亮道。

“猜对了,是它。”林晚晴笑答道。

“神神秘秘的,搞了半天就是做蒸蛋,早说我就做了,还用得着两个人费工夫?”蓝岚笑看着文砚说道。

“先尝尝好与不好,再做评断。”文砚微笑道,招呼大家都赏光品尝一下。

“味道还真挺别致的,很清爽,又香甜。”蓝岚尝了一小口,点头道。

“林大厨,我这做的还成吗?”文砚向林晚晴问道,似乎是要得到认可。

“很好,没想到蒸蛋能做出这样的味道,怪不得你忙活那么长时间,还用了特别的配料,色香味都好。”林晚晴称赞道。

“好嘞,有你这话,我算是没白费功夫了。”文砚像是获得胜利般的开心道。

“你这是做给晚晴一个人的吗?”蓝岚笑问文砚道。

“你的评价和她的评价意义不同,你是作为吃客尝个鲜,她却能看出我花的功夫和心思。”文砚解释道。

“当然了,她在厨房看见你做了嘛。”蓝岚笑说道。

“你不明白。我需要高手的评断,才知道自己的境界。”文砚有心无意道。

“怎么做的?教教我,回头我也试试。”蓝岚又尝了两口,兴冲冲的向文砚说道。

“家传秘制,不外传。”文砚摆摆手道。

“骗谁呢,你家有做厨师的吗?”蓝岚不信道。

“是我妈妈的拿手菜,我看的多了,照这样就做出来了,今天稍加了点自己的想象,用了不一样的佐料。”文砚得意的说道。

“你又不开饭馆,告诉我怕什么?”蓝岚追问道。

“我妈是要把她的拿手菜传给儿媳妇的,你又不想做她儿媳妇,我怎么能告诉你呢?”文砚调侃道。

“从没听你说过,大概是和桌上的菜一样,新鲜出锅的吧?”蓝岚微红了脸说道。

“别不信,你可以问我妈去。”文砚坦然说道。

“伯母怎么会想着把手艺传给儿媳的?”蓝岚继续问道,试图破解文砚话中漏洞。

“这说明他妈妈很疼爱他,用了极其极聪明的方式。”林晚晴脱口而出道。

“聪明?怎么见得?”蓝岚惊疑道,董晓梦和蓝桥也不解的望着林晚晴,等她给出答案。

“首先保证了自己心血养成的手艺不会失传。为什么要传给儿媳呢,这样可以让儿媳心存感激,融洽婆媳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儿媳养成了做饭的爱好和习惯,就不至于让儿子挨饿,还能一饱口福,吃到妈妈的味道。长远来看,等到儿媳明白过来这个道理,自然会传承下去,传给她的儿媳,让她的孙辈也能和儿子一样享清福,这样就可以永续流传了。”林晚晴淋漓尽致的说道。

“这么一说还真挺有道理的,是这样的吗?”蓝岚纳闷道。

“你说的我妈好像很老谋深算似的。能说出这些,我反而觉得你极其聪明。”文砚笑对林晚晴说道。